close



 


誠摯推薦:「風中緋櫻-賽德克之歌」舞劇


詩想家人文工坊  林琮盛


 


    昨夜帶著兩小孩到埔里藝文中心觀賞台中青年高中演出的大型舞劇「風中緋櫻-賽德克之歌」。


     藝文中心盛況空前的爆滿,連走道都擠滿了觀眾。


 


     這是一段與埔里關係密切,也是日治時期最引起國際矚目的原住民抗日事件,史稱「霧社事件」。賽德克英雄莫那魯道和花崗一、二郎的故事,形成「風中緋櫻」的主軸,族人寧死不屈的事蹟也被發揚為賽德克精神的象徵。


 


    報導文學家鄧相楊老師考據詳實、文筆洗鍊的原著、大可先生以優美詩句勾勒的劇本腳本、從史料中萃取而出的高度戲劇張力,配合洪淑玲等老師高超的編舞和洪秀錦老師的音樂創作,加上這群讓人由衷激賞的學生們的賣力演出,讓這齣舞劇展現出大河史詩的壯闊與美感。


 


    直至結束,我與同席觀眾都不禁用力鼓掌致意,許久不歇。


    相關新聞


 



 


 


    這個舞碼預計演出四場,4/8在南投文化局演藝廳首演,其次是昨天5/2在埔里藝文中心的第二場演出;後續還有5/8在台中市中山堂、5/16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兩場演出,詩想家誠摯推薦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這麼精采的舞蹈作品。


 


    舞碼內容與票務請參閱青年高中網站


 


    舞劇中,「風中緋櫻-賽德克之歌」的故事,在英雄們的英靈跨過彩虹橋與祖靈相見結束,但實際上這群賽德克族人的歷史仍然繼續,倖存的族人在日治時代被稱為「餘生者」,他們被強制遷離原居地,搬到「川中島」重新生活,「川中島」即是今天位於仁愛鄉的「清流部落」。


 


    民國96年,我應中華電信基金會「旅行台灣」之邀而寫下一篇「在歷史的座標跋涉-遇見清流」,即是在談這群賽德克英雄的後裔如何在「清流」開創出新的天地。因文章略長,照片也不少,我就分成上下篇貼在部落格上與朋友分享,也以此文代表我對「風中緋櫻-賽德克之歌」所有幕前幕後工作者的最高敬意!


 


    「在歷史的座標跋涉-遇見清流」(上)


   「在歷史的座標跋涉-遇見清流」(下)


     中華電信「旅行台灣」:「在歷史的座標跋涉-遇見清流」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詩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