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在歷史的座標跋涉


-遇見「清流」(下)


圖文:詩想家人文工坊  林琮盛


 


織出部落的春天


     走入清流部落,整齊有致的道路;田間錯落著九二一後重建的別墅農莊;而即將秋收的熟黃稻穀迎風搖曳,更讓人心曠神怡。然而在這一片祥和的優美景致下,若非我們曾經爬梳過充滿血腥的史料,實難想像這片土地下竟深埋著這麼複雜的生命記憶。


    「老人家走了以後,這些歷史的恩恩怨怨終究會過去!」在陳列著霧社事件歷史照片的「餘生紀念館」旁,一位已經在他鄉從事教職的新生代這麼說。


    「我們還要面對九二一重建、面對七二水災、面對如何找回傳統文化,面對如何在現代的社會中生存!」


    的確,從歷史來看,清流部落的族人被迫揚棄原鄉故土與山林生活之後,就逐漸在適應外來的統治政權、適應定耕文化、適應現代教育,以及適應社會競爭。而這一代的族人還有更艱鉅的挑戰,就是傳統與現代的平衡。


 



圖說: 位於「三角公園」後的小型展演場,部落圖騰與歷史故事就鑲嵌在牆壁上


 



 


圖說: 從公路上遠眺北港溪,昔日禁錮著餘生者的「川中島吊橋」遺址已成歷史,另有新橋成為部落族人出入的門戶


 



圖說: 以老老少少為主的人力結構,是台灣目前農村社會的共同隱憂。如何讓農村重現生機、產業活絡,就得努力思考如何提供適得其所的就業平台,吸引年輕子弟回流。


 


    「你看,我們的編織紋路多麼細緻優美!」2003年,那是我首次來到清流,認識了「茹泹工作坊」的李玉琴,她拿出一面面織上泰雅族圖騰文飾的方布給我看。


 


 


 


    李玉琴是從苗栗泰安鄉嫁入清流的泰雅族人,擔任衛生所護士,九二一震災之後,眼見部落受創嚴重,為了協助部落婦女尋找維持生計的出口,於是成立了以傳統編織為主題的茹泹工作坊。


    RU-DAN(茹泹)在賽德克語是「前輩」的意思,「因為大家在編織的過程中,每一位都開始努力回憶前人織布的情景,希望勾起曾經擁有過的回憶,編織成自己的作品。」


    李玉琴笑說,自小老人家就灌輸她一個觀念:「不會編織的女孩子,就嫁不出去!」因為傳說中,泰雅族女子若不會織布,便對不起祖先;離開現世後,無法跨越「彩虹橋」,到達祖先們居住的福地。


 


 


 


    由於社區傳統編織人力豐沛,李玉琴因工作職務時常接觸部落婦女,看到她們能編織出這麼美麗的編織圖案,便想到應該可以組織部落的編織婦女,讓這項傳統產業得以維持部落婦女家計。


    因而,茹泹工作坊在李玉琴和她弟弟李永光的推動下,於2001年正式成立。


    「當初我只想幫大家開一個窗口,讓婦女們能因團隊形成,跨出第一步,靠自己力量賺錢,幫部落編織成立銷售平台。」


    就這樣,「編織」成了他們重建清流的起點。


 


  



圖說: 傳統原住民編織過去最主要麻料-(ㄓㄨˋ)麻,由於種植苧麻需要廣大的土地,一年收成三至四次,需要多次的加工處理,在台灣農民土地高度使用的現今時代,類種植被列入「低經濟作物」,台灣幾乎不種植原生種類植物。


    清流部落特別種植一塊苧麻園區,主要提供教學用,從一根根植物變成一件衣服,整個流程一一展演給遊客看,過程中可了解原住民傳統編織智慧及編織文化之美。


    而這片小型苧麻園,是今年64歲的曾阿美的生活依靠。她將採收後處理妥當的苧麻賣給編織工藝家,雖然辛苦費工,但是對於補貼家用頗有幫助。



 


 


    起先,工作室在哪裡都沒有著落,後來李玉琴與任職農會總幹事的先生邱建堂商量,將老家捐出當作工作室,這才讓婦女們有一個研習、交流的地方。但初成立的工作室什麼都缺。沒錢、沒設備;連要找尋婦女來參加編織研習,大家的合作意願都不高;遑論部落內也找不出半個行銷人才。直到2003年勞委會提供了多元就業方案的補助經費,才逐一解決基礎難關。


    四、五年來,李玉琴把所有假日、下班時間都投入協助工坊的運作,慢慢的看出成果;更重要的是,透過編織作品的相互交流、觀摩與學習,清流的編織工坊逐漸能夠自行設計一些圖案與產品,並將整套從種植苧麻、剝麻、捻紗、紡紗、染線、理經、織布等工序的過程,變為提供遊客體驗泰雅族傳統苧麻編織文化的遊程,大大的提升了染織工藝的教育價值。


    如今,清流部落已有兩個編織工作室,約有四、五十位婦女投入這項傳統工藝技術的產業,也為部落織出春天的未來。


 


搭造文化的、產業的、生態的休閒原鄉


    「九二一」之前的「清流」,也和大多數農村或原住民部落一樣,面臨人口外流、產業凋敝、傳統文化流失的命運。但九二一後,「清流」因禍得福的是,具有社區營造理念的重建工作者的長期駐點協力,加上適當地爭取公部門資源的運用,架構出一個有願景的未來。


    在嶄新的「清流社區發展協會」辦公室裡,身兼協會總幹事、染織工坊經理與清流部落數位學習中心執行長的李永光,忙碌地與工作人員討論計畫執行細節。


 



圖說: 重建後的社區活動中心,既是部落聯合辦公室,也是遊客服務中心


 



圖說: 多虧媒合勞委會的多元就業方案,讓公部門資源適切地幫助清流的婦女從參與編職研習出發,織初部落的春天


 



圖說: 社區活動中心外有大型戶外展演場,可容納所有族人與遊客在此辦活動


 


    這位來自泰安鄉的泰雅青年,大學念的是中文系,九二一後,放棄傳播公司的企劃工作,一頭栽進姐姐李玉琴所嫁來的清流部落,扮演起推動社區營造與觀光產業振興的繁複角色裡。


 



圖說: 李永光-一個熱愛清流,並為部落的未來發展投注所有心力的泰雅青年


 


    「復育傳統染織文化只是振興清流部落的入手,未來還要積極開辦服裝設計、餐飲、生態解說、人文導覽等培訓課程。唯有將遊客導入部落內進行體驗消費,才能讓部落內的大多數中高齡人口有所生計。」


    我們雖然數年未見,但談起部落面臨的困境與夢想,他的意氣風發與衝力如昔。


 


 


 


    「清流必須發展部落體驗的遊程,將自然景觀結合部落人文及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整合,讓這裡的深度之美,透過解說、DIY、住宿、與品嚐,發揚出來。」


 


 


 


    有鑑於許多部落在「觀光化」的口號下,淪為被媚俗消費的例子,李永光希望清流走的是永續的路。


    「我們努力讓傳統文化回來,讓這麼精采的染織工藝被發揚光大,讓我們的人文歷史被看到,讓我們的生態環境被重視,然後讓這整體的價值變成吸引遊客來探訪的動力!」


    為了圓夢,李永光於2005年向教育部申請在部落的社區活動中心成立數位機會中心,提供軟硬體設備供部落學童學習;李永光順勢架設部落導覽網站,指導婦女利用網路行銷,現在她們能利用數位相機拍攝產品、製作網頁、接收訂單。


    今年46歲,現在的辦公室夥伴錢玉萍說:「以前只會埋頭創作,根本不懂得行銷,況且電腦數位科技對我們這群歐巴桑來說,更是想都不敢想的技術,現在不僅能夠活用,還成為生計上的好幫手。」


    李永光對數位機會中心還有滿腦子計畫,包括社區營造、觀光產業網路資訊平台以及數位文化典藏庫,積極蒐集老照片、文獻資料建檔,做為社區深度導覽的資源,都有賴他與部落居民共同完成。


 


     20079月,當我重回清流,與歷史的川中島相遇,我十分喜見這裡已逐漸遠離殺伐事件的悲情,也掃去九二一的陰霾,在許多築夢者的努力下,一個以部落人文為前提,打造社區產業;透過社區手工藝產業的專職經營,帶動並整合部落其他如民宿、農特產品、觀光休閒、生態旅遊等產業活絡的新原鄉,正在誕生…(全文完)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詩想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